人工智能微纳传感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科技赋能极地科考新征程
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人工智能微纳传感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康日晖博士赴南极中山站开展科考工作。本次科考任务是我国极地科考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团队发扬“求实创新、服务国家”的科研精神,圆满完成了南极中山站观监测网建设、极地生物检测实验、自供电系统测试等多项科研任务。
打造智能化极地监测新标杆
南极极寒、强风、高辐射的极端环境对科研设备提出了严苛要求。实验室科研团队克服极端环境挑战,成功构建了中山站首个观监测网系统。该系统建立覆盖全站区的物联网监测网络,对温湿度、水压、水浸、烟雾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升级改造站区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室内外无线网络全覆盖。
探索极地生物传感技术新突破
在生物传感器测试任务中,团队康日晖博士系统采集了中山站附近的海水、冰样、企鹅羽毛、粪便等珍贵样本。通过严格的测试验证,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生物传感器在极地极端环境下展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极地生态环境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创新极地能源供给方案
针对南极特殊环境下的供电难题,团队重点测试了摩擦电-温差电混合发电机、摩擦电-压电混合发电机两种新型能源设备,这是摩擦纳米发电机技术首次被应用于南极。这些创新成果有望为极地科考站提供更加稳定、环保的能源解决方案,推动极地科考装备的技术革新。
随着我国极地科考事业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微纳传感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将继续发挥在微纳传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在极地环境监测、生态保护、能源供给等关键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实验室将秉持科技报国的理念,为建设极地科研强国持续贡献创新力量。